首页 常识 > 正文

DIP付费是什么意思?DIP分值单价管理有哪些注意事项?

2024-08-01 14:45:06 点击:100

按病种分值付费(DIP)是利用大数据将疾病按照“疾病诊断+治疗方式”组合作为付费单位,医保部门根据每年应支付的医保基金总额确定每个病种的付费标准。


在DIP付费标准中,病组、分值、系数核心三要素DIP病组付费标准=该病组分值*系数*单价。单价属于付费标准公式中的变量,与基金情况密切相关。

长期以来,医保部门和支付方式改革领域专家学者更多关注于病组、分值、系数的调整,强调与医疗机构的协商谈判,相对忽视了点值的研究和管理,一定程度上制约了DIP结算清算工作效能。其实做好点值管理同样重要,医保部门应当做到年初设预期年中有监测年终讲诚信

年初,做好区域总额预算,科学合理确定预算单价。医保部门根据当年基金收入上年医疗费用金额医保基金支出住院服务量参保人数及增长预期年龄结构及缴费水平药品和医用耗材集采降价等因素,综合确定本年度DIP付费预算基金和住院总费用,预估本年度住院服务量(总分值)。预算单价=预估住院总费用/预估总分值,并根据模拟付费情况进行校正,模拟付费DIP总费用与实际住院总费用差异大于8%的,应当通过调整预算等方式校正预算点值。

随着DIP付费制度体系成熟定型后,预算点值将趋于稳定。医保部门应当在年初向医疗机构公布DIP病种目录、分值、系数、单价等指标数值,稳定医疗机构预期

问题一、月度单价浮动变化大

有的地级市,在年初总额预算的基础上,又把预算额度分配到每个月。每个月的单价=分配到该月的预算额度/实际总分值。从实际情况来看,各月的服务量在不同年度间并不相同,有的还变化较大;预算分配额小的月份,其实际服务量可能较大,这就造成当月的点值偏小。全年下来,月与月间的点值变来变去,这既造成医疗机构无所适从。

建议做法:使用年初确定的预算点值进行月度结算,确保同一病组的付费标准在年中保持不变,稳定医疗机构预期。加强过程管理,及时发现预算进度执行异常、住院人次发生较大变化等情况并正确应对

年终,做好点值清算,确保全年预算基金合理分配。同时,落实协议考核结果完成结余留用与合理超支分担、特病单议、新技术除外支付等工作,确保预算基金得到合理分配

问题二、月度与年度结算点值下调

有的地级市,把DIP付费看做控费工具,认为在年初确定了区域总额预算,估算出结算单价,DIP基金就安全可控了,过程管理流于形式:一是对当年住院服务量预估不准确造成预算基金不足的,应对方法不科学,只是单一下调年终清算点值,医疗机构合理服务得不到合理偿付二是对医疗机构高套分值、虚增人头等的冲量行为认识不充分,与DIP相适应的审核监管工作需要加强。

正确做法:加强基金过程管理和运行监测分析,确保清算单价与预算单价趋同。一是年度内服务量合理增长的,应当适当追加预算;二是尽快建立与DIP相适应的审核监管机制,加强对高套分组、分解住院、转移住院费用、低标准入院等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三是特殊情况特别是居民医保DIP基金刚性减少等因素造成单价下调的,要做好充分沟通解释,最大程度争取医疗机构的信任和支持。